海葬在舟山,为何备受青睐?

在舟山的金外滩码头,海风带着一丝咸湿,徐萍女士一家手捧着父亲的骨灰,神情凝重又带着一丝释然。徐萍的父亲曾是舟山群岛守岛部队的一员,在这片海域守护了 30 多年。他生前就再三叮嘱,百年之后要像敬爱的周总理一样,把骨灰撒入大海 ,一切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不设墓穴。当骨灰随着花瓣缓缓落入大海,徐萍望着那片湛蓝,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满足,她觉得父亲终于真正地回归了这片他守护半生的自然,此后,思念便有了这片广阔大海的承载。
还有蔡先生,他的妻子生前一直秉持着厚养薄葬的观念,多次和他说身后事就把骨灰撒进海里,既节约土地,人也能回归自然。妻子走后,蔡先生按照她的遗愿在舟山完成了海葬。他说,现在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大海,就感觉妻子还在身边 ,那份思念通过大海得以延续。
在舟山,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葬,这背后有着诸多因素。从情感与文化角度来看,大海对于舟山人乃至很多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生命的摇篮,是广阔无垠的象征。在舟山,渔业发达,大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舟山人,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就像是让他们回到了生命最初的起源,在大海的怀抱中安息。而且,这种方式符合中国人传统的 “天人合一” 思想,人来自自然,最终回归自然,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归宿。
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海葬是一种绿色殡葬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传统的土葬方式占用大量土地,而海葬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不占用一寸土地,让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海葬对环境的影响极小,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主要成分是无机物碳酸钙,并非有毒有害物质,在规定的海域撒海,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
再从政策与社会引导层面来讲,舟山当地政府大力推广生态葬法,对海葬给予了诸多支持。比如普陀区自 2010 年推行海葬后,对普陀户籍亡故居民实施骨灰撒海,不仅免收骨灰接运车辆及撒海船只费用,还给予家属每例 2000 元补助 。政府还积极建立海葬祭祀平台,像普陀区开通网络海葬祭祀平台,家属可以在线上进行祭拜、留言表达思念;在城北弄塘湾陵园建立海葬祭祀平台,以及海葬纪念碑,让家属有了缅怀追思的实体场所。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海葬在舟山的普及,让更多人愿意选择这种新型的殡葬方式。
舟山海葬要花多少钱?

当我们决定选择海葬这种方式送别亲人时,费用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舟山海葬的费用因海葬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以分为公益性海葬费用、一对一包船海葬费用以及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
公益性海葬费用
从政策初衷来讲,公益性海葬是免费向大众提供的 。这一举措旨在推广绿色殡葬理念,让更多人能够选择环保的丧葬方式,减轻民众在殡葬方面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契合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不过,当参与海葬的人数超出规定范围时,便会收取一定的船位费。这主要是因为船只的承载量、安全保障以及相关服务资源都有既定的限制 。为确保海葬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保障每一位参与者的体验,对超员情况进行合理收费是必要的管理手段。一旦超员,船只的航行安全风险会增加,且船上的服务质量可能难以保证,比如空间拥挤影响参与者的情感表达与悼念氛围,所以通过收取船位费来控制人数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一对一包船海葬费用
一对一包船海葬的价格因船只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专属一对一包船独立海葬服务,价格大约在 5600 元 。这种规格的船只或许在空间大小、设施配备上相对较为基础,但足以满足小家庭进行私密海葬仪式的需求。而大船的费用则相对昂贵,约 13800 元 。大船通常具备更宽敞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家属一同参与海葬,且船上的设施可能更为完善,比如配备更舒适的休息区域、更专业的祭祀设施等,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高,能为家属提供更好的海葬体验,所以价格也会更高。不同家庭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参与海葬的人数以及对海葬仪式的期望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包船服务 。
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
除了上述主要的海葬服务费用外,还存在一些额外费用 。比如,骨灰运输费就是一项可能产生的支出。若家属身处外地,需要将骨灰运往舟山,运输方式不同,费用也有所差别。若选择车辆运输,费用大概在 500 - 1000 元左右 。这一费用涵盖了车辆的租用、燃油费以及可能产生的过路费等。而如果涉及船只运输,由于其运输成本较高,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不过,具体的船只运输费用,会因运输距离、船只类型以及运输服务的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此外,还有骨灰保管费 。当家属需要将骨灰在舟山当地存放一段时间时,就会产生该项费用,费用的多少通常取决于保管的时长和保管机构的收费标准。
舟山海葬要办哪些手续?

准备材料
在舟山办理海葬,首先要准备好一系列材料 。办理人的身份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确认办理人身份的关键依据,只有直系亲属作为办理人,才能确保海葬手续办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逝者的死亡证明也非常重要,比如火化证或者骨灰寄存证,它能够证明逝者的死亡事实以及骨灰的合法来源,让相关部门确认逝者的情况符合海葬的基本前提 。而户口本或户籍注销证明,则能明确逝者的户籍等相关信息,方便后续对海葬资格以及相关政策适用情况的判断 。
预约登记
预约登记环节是办理海葬的重要步骤 。家属可以先通过电话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相关殡葬服务机构,详细了解海葬的具体安排,包括可预约时间、海葬活动的大致流程等信息 。现在不少城市都支持线上预约,舟山或许也会提供类似的便捷方式,比如通过当地政务服务平台,或者殡葬服务机构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渠道进行预约 。在预约时,家属需要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表格内容涵盖逝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还有办理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与逝者的关系等 ,同时还需要表达海葬的意愿 。
资格审核
相关部门会对家属提交的材料和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主要审查材料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虚假材料影响海葬办理的公正性与合法性;审查材料的完整性,确保所有必要材料都已提交,避免因材料缺失导致手续办理受阻 。还会审核家属是否符合海葬的相关要求,比如部分地区可能对户籍有限制,只有本市户籍的逝者家属才符合海葬条件 。若家属符合条件,相关部门会通过电话、短信或者邮件等方式通知家属,告知具体的海葬时间、地点以及后续需要注意的事项 ,让家属提前做好准备 。
海葬前手续与当日流程
在海葬仪式举行前,家属还需前往指定地点办理正式手续 。其中签订海葬协议是重要的一项,协议中会明确海葬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海葬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是否提供祭祀用品、船只的服务标准等;费用方面,若有收费项目,会详细列出费用明细;对骨灰处理的方式也会在协议中明确,是直接撒入大海,还是采用可降解骨灰盒沉入水底等 。同时,家属可能需要将骨灰提前交至指定地点统一保管,由工作人员进行编号等处理,以便在海葬当日能够有序地进行 。
海葬当日,家属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这是确认身份和参与海葬活动的凭证 。凭相关登记凭证签到后,领取胸牌等物品 。之后,家属会参加集体告别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大家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缅怀之情 。仪式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登船前往指定的海葬海域 。到达海域后,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定,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完成海葬仪式 。
舟山撒海文化: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传统海洋祭祀文化溯源
舟山,这座被大海环绕的城市,其海洋文化源远流长 。在旧时,舟山渔民出海前,都要举行 “开洋” 仪式,这是他们对大海的敬畏与祈求。在 “开洋” 仪式上,渔民们会带着丰盛的祭品前往龙王庙,或是将龙王偶像抬到沙滩、港湾,摆上全猪、全羊,或是猪羊之首,还有黄鱼鲞、水果、糕饼和酒等 。他们点燃香烛,向天地虔诚祈祷,口中念念有词,祈求龙王保佑出海渔船平安,这一趟能满载而归 。在大海中,渔民们也会向神灵祈祷,若一个渔汛生产期下来,既平安又丰收,他们就会为神灵演一场戏,许下的心愿一定要兑现 。
当渔民们结束一个渔汛生产期,返航回岸后,“谢洋” 仪式便开始了 。这是他们对大海的感恩,也是对海神庇佑的感谢 。在 “谢洋” 仪式上,他们同样会准备供品,举行祭祀活动,感谢大海的馈赠 。有的地方还会演酬神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多演京戏;三十年代后,多演越剧 。这些传统祭海仪式,承载着舟山渔民对大海的敬畏和依赖,也成为了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海葬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从传统的祭海仪式到现代的海葬,舟山的殡葬文化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海葬最初是一种新的观念,在人们传统的 “入土为安” 思想中,海葬是难以接受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大海在舟山人的心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生命的摇篮,是广阔无垠的象征 。将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让他们回归大海的怀抱,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
政府在推动海葬文化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舟山当地政府积极推广生态葬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人们选择海葬 。比如,对海葬给予资金补助,对普陀户籍亡故居民实施骨灰撒海,免收骨灰接运车辆及撒海船只费用,还给予家属每例 2000 元补助 。政府还建立了海葬祭祀平台,像普陀区开通网络海葬祭祀平台,家属可以在线上进行祭拜、留言表达思念;在城北弄塘湾陵园建立海葬祭祀平台,以及海葬纪念碑,让家属有了缅怀追思的实体场所 。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海葬在舟山的普及,让海葬文化逐渐融入了舟山的殡葬文化之中 。
海葬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海葬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从生态环保角度来看,海葬是一种绿色殡葬方式,它不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主要成分是无机物碳酸钙,并非有毒有害物质,在规定的海域撒海,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这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让人们在送别亲人的也能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
海葬文化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它让人们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在大海的怀抱中,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息,生者也能从中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 。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殡葬观念的束缚,让人们对生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对于家属来说,海葬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虽然亲人的骨灰融入了大海,但他们觉得亲人并没有真正离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这片广阔的大海之中 。每当看到大海,就能想起亲人,那份思念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
总结与展望

舟山的海葬,以其独特的方式,将逝者的灵魂融入广阔的大海,既承载着家属的思念,又践行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海葬程序来看,准备材料、预约登记、资格审核以及海葬当日的流程,每一步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海葬活动能够有序、庄重地进行。在费用方面,公益性海葬、一对一包船海葬以及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为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而舟山的撒海文化,更是在传统海洋祭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海葬文化内涵,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以及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海葬这种绿色殡葬方式未来有望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选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海葬的服务会更加完善,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殡葬仪式的情感需求,还能在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部门也可能会进一步优化海葬政策,降低海葬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海葬带来的便利和意义。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海葬的形式也可能会更加多样化,比如利用先进的技术,为海葬仪式增添更多的仪式感和纪念意义。
关于海葬,你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这种特殊的殡葬方式,共同感受它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