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 —— 绿色殡葬新风尚

在殡葬方式的不断演变中,海葬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绿色殡葬形式,正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它突破了传统 “入土为安” 的观念束缚,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 ,让生命回归自然的怀抱。这种方式不仅有着深刻的生态意义,不占用土地资源,还减少了传统殡葬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对缓解土地紧张、推动生态平衡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一些与海洋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人来说,海葬也是一种浪漫而又满足心愿的告别方式。
舟山,这座被海洋环绕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在海葬的推行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绵长的海岸线、清澈的海水,为海葬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舟山的海葬发展也走在前列,其海葬服务不断完善,从最初简单的仪式,逐渐发展为如今包含专业流程和人文关怀的服务体系。正因如此,不少人好奇,在舟山这片充满海洋气息的土地上,进行海葬是否免费呢?
舟山海葬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自发与无序
舟山作为海岛城市,海洋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海葬理念在民间有着一定的基础 。在早期,虽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范,但一些对海葬有认知和需求的人们,会自发地进行海葬行为。不过,这种自发的海葬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没有固定的流程和仪式,也没有明确的撒海区域规定。有的家庭可能只是简单地将逝者骨灰撒入近海,这就导致了海葬活动较为混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也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庄重送别逝者的情感需求 。
政策萌芽:从讨论到实践
2010 年左右,舟山开始正式关注海葬这一生态葬式。普陀区率先行动起来,对海葬进行了讨论和初步规划,成为舟山海葬政策发展的先驱。普陀区的这些早期探索,为后续全市海葬政策的出台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到了 2013 年,周边城市如宁波首次举行联合海葬,8 名逝者在舟山莲花洋入海为安。这一活动给舟山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加速了舟山在海葬方面的探索进程。受此影响,舟山开始深入研究海葬的具体实施细节,包括如何组织海葬活动、如何保障海葬过程中的安全、如何规范海葬的流程等,为海葬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积累了经验。
政策成型:福利与规范并行
2017 年,舟山四个县区均制定了节地生态安葬奖励补贴政策,规定对辖区内的亡故居民免费实施海葬,并给予 2000 元至 5000 元的奖励。这标志着海葬在舟山从探索阶段迈向了规范化、福利化的阶段,政府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鼓励市民选择海葬这一绿色殡葬方式 。
2022 年,舟山惠民殡葬实现全流程免费,这一举措进一步减轻了市民的殡葬负担,海葬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益于这一政策,让更多市民能够没有经济顾虑地选择海葬。
2024 年 4 月 1 日,普陀区出台了更为详细的优惠政策,鼓励市民实施骨灰撒海、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政策规定免收骨灰接运车辆及骨灰撒海船只的费用,并免费提供鲜花瓣、海葬证、礼仪服务、纪念碑刻字等,另外,实施骨灰撒海的每例补助 2000 元。同时,普陀区还明确了海葬的指定地点为莲花洋,撒海后的祭祀平台设在东港街道塘头,从各个方面对海葬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让海葬活动更加有序、庄重,也让家属能够更好地缅怀逝者。
免费背后的考量

舟山推行免费海葬,并非偶然之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深入考量,这一政策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环保理念推动
海葬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契合环保理念的殡葬方式。舟山作为一座海岛城市,海洋是其重要的生态资源。传统的殡葬方式,如土葬,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在建造墓地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材、木材等,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同时,墓地的维护管理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海葬则完全不同,它将骨灰撒入大海,避免了土地的占用,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骨灰中的主要成分,如钙、磷等,在海水中能够自然分解,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舟山为了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推行免费海葬,鼓励市民选择这种环保的殡葬方式,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移风易俗需求
在传统殡葬观念中,“入土为安” 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将逝者安葬在土地中,才能让逝者安息,这也导致了厚葬之风盛行 。修建豪华墓地、举行繁琐的丧葬仪式,不仅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还容易滋生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免费海葬政策的推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殡葬选择,引导人们逐渐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殡葬观念,接受更加文明、简约的殡葬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节俭、环保的良好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海葬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

申请材料准备
办理海葬,准备齐全且准确的申请材料是第一步。首先,逝者的火化证明是必不可少的,它是逝者已完成火化的法定凭证,证明骨灰的合法来源 。亲属身份证明也至关重要,办理海葬的亲属需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用以确认办理人的身份,确保海葬申请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此外,若逝者的户籍信息对海葬申请有影响,还需提供逝者的户口本或户籍注销证明,以此明确逝者的户籍归属等情况,方便相关部门审核是否符合当地海葬政策要求。
预约与审核
目前舟山海葬的预约方式主要有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两种。家属可拨打舟山市民政局或当地殡葬管理部门的官方电话,详细咨询海葬预约事宜,了解海葬活动的时间安排、报名条件等信息,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进行预约登记 。网络预约方面,家属可关注舟山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若有海葬预约服务,通常会在这些平台发布详细的预约流程和入口,家属只需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预约 。在预约时,家属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内容涵盖逝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以及办理人的信息和海葬意愿表达等。
提交预约申请后,相关部门便会启动审核流程。审核重点在于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亲属身份证明、火化证明等材料的真伪,确保材料无涂改、伪造等情况;同时,确认材料是否齐全,若有缺失,会及时通知家属补充。另外,还会审核家属是否符合海葬的相关要求,比如是否为本市户籍(部分地区海葬政策对户籍有规定)等。只有审核通过的家属,才会收到海葬活动的通知,告知具体的海葬时间、地点以及后续需要注意的事项。
海葬仪式流程
海葬当天,家属需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提前到达集合点。一般集合点会设置在港口或码头附近,方便登船。到达集合点后,家属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凭之前预约登记的相关凭证进行签到,并领取胸牌等标识物品,以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引导。
登船后,在船舱内会设立追思厅,举行集体告别仪式。仪式现场庄严肃穆,通常会播放轻柔的哀乐,营造出缅怀逝者的氛围。家属们集体肃立,向逝者默哀,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有的家属还会准备简短的致辞,回忆逝者生前的点滴,讲述他们的故事和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船只到达指定的海葬海域。工作人员会与家属们一起向大海抛撒鲜花瓣,用缤纷的花瓣为逝者铺就一条 “回归自然之路”,寄托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随后,家属将装有逝者骨灰的可降解安息盒缓缓放入大海,或者按照当地习俗和个人意愿,直接将骨灰撒入大海,让逝者的灵魂在大海中得到安息,真正回归自然的怀抱 。整个海葬仪式结束后,家属们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回岸边,虽然亲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留下的回忆和精神,将永远留在家人和朋友的心中 。
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舟山的海葬事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方面,未来舟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海葬补贴的范围,让更多市民受益。除了现有的补贴项目和金额,或许还会针对不同情况的家庭,制定更加细化、人性化的补贴政策,以降低市民选择海葬的经济门槛 。
在服务质量上,海葬活动的组织和执行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比如,优化海葬仪式流程,根据家属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告别仪式,让每一场海葬都能成为家属心中独特而庄重的回忆;加强对海葬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确保在海葬过程中,能给予家属贴心的关怀和帮助 。
祭祀配套设施也将不断完善。除了现有的祭祀平台,可能会在更多地方建设海葬纪念碑,方便家属缅怀逝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祭祀平台,让家属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通过网络祭奠亲人,跨越时空的限制,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舟山海葬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它将在绿色殡葬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更多人提供一个回归自然、安息灵魂的美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