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一种别样的告别方式

在传统观念里,死亡似乎总是与沉重的墓地、冰冷的石碑紧密相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一种更为特别的殡葬方式 —— 海葬,正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
海葬,简单来说,就是把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让其回归自然 。这种殡葬方式有着独特的意义。从环保角度来看,它避免了传统墓葬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减少了因建造墓地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殡葬选择。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海葬的环保优势愈发凸显。
而且,海葬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尊重逝者个人意愿的体现。那些一生与大海为伴,或是对海洋有着深深眷恋的人,海葬让他们能在生命的最后,真正地融入大海,实现 “生于自然,归于自然” 的愿望。当骨灰随着海浪飘散,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如同大海的潮起潮落,生生不息,表达着人类对生死的深度思考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接纳海葬,这不仅是观念的转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那么,对于想选择海葬的人来说,办理地点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拿山市来说,它的海葬办理地点有哪些呢?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鞍山:民政局是关键办理点

在鞍山,如果想办理海葬,鞍山市民政局 108 房间是重要的办理地点 ,它位于二一九公园正门北走 500 米,位置相对好找,方便市民前往咨询和办理相关事宜。
2024 年,鞍山市的海葬活动安排得较为密集,计划安排 15 到 20 批次,预计有 700 余份骨灰撒海,1500 余名家属参与。这也体现出当地对海葬服务的重视和大力推广,尽可能满足更多家属的需求。
从惠民政策来看,鞍山市做得相当贴心。逝者生前为鞍山地区户籍的骨灰参加海葬,家属 3 人以内参加活动费用全免,这些免费项目涵盖了交通费、食宿费、保险费、登船费,还免费提供骨灰降解容器、棉布袋、手提袋、毛巾、手套,以及海葬船装饰用花篮、鲜花、集体礼仪服务等。对于逝者生前户籍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再给予家属 100 元往返鞍山市交通费现金补助(每份骨灰限领 100 元) ,这大大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人能够无压力地选择海葬这种方式。
在报名手续方面,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逝者户口簿首页、本人页复印件各 2 份(逝者户口注销前需是鞍山地区户籍);逝者《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死亡证明)A4 版复印件 2 份;逝者火化费收据(或殡仪馆收费明细、火化证)复印件 2 份;海葬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2 份(申请人须为逝者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配偶等);所有参加海葬活动家属身份证复印件 1 份 。需要注意的是,70 岁以上、16 岁以下、行动不便、体弱多病人员不能参与活动,这也是出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
台山:特定地点与流程

台山办理海葬,报名地点在台山市民政局社会事务股,具体位于台城桥湖路 39 号 203 室 。这里是整个海葬办理流程的起始点,工作人员会在这里为前来咨询和办理的家属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指导。
台山的骨灰撒海地点在新会崖门黄茅海域,这片海域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广阔的海面、澄澈的海水,让逝者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正地与大海融为一体。
在政策方面,台山市从 2016 年 3 月 1 日起,凡属台山市户籍居民死亡后,其骨灰采取海葬等绿色生态方式处理、且不设专位祭祀的,可享受一次性资金补贴 500 元(无直系、旁系亲属的特困供养人员除外) 。这一补贴政策,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也是对他们选择海葬这种环保方式的一种鼓励。
报名时,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有明确规定。如果申请人属台山市户籍,要提供本人户籍居民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逝者骨灰相关证明,像骨灰寄存证,或火化证,或村(居)委会证明,以及亲属关系相关证明,比如户口簿,或村(居)委会证明,或申请人书面声明 。这些材料的准备,是为了确保海葬办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对逝者和家属负责的体现。
威海:多地点协同办理

在威海,海葬办理地点和相关流程有着明确的规定。办理地址为市公墓事务服务中心,位于环翠区珠海路牛角沟村北,这里承担着海葬手续办理的关键职责,为家属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手续办理服务。而海葬活动的举行地点则在刘公岛新旅游码头,具体地址是环翠区海滨北路 101 - 2 号 ,这里是承载着逝者最后一程的启航之地,家属们将从这里出发,送逝者回归大海的怀抱。
2024 年,威海市的公益性海葬活动计划在 9 月上旬举行。办理时间从即日起开始,一直截至 9 月 1 日下午 4 点,每天办理海葬手续的时间为上午 8:00 - 下午 4:00 ,不过要注意,因 8 月 18 日为中元节,上午为保障祭扫接待服务暂停办理海葬手续,下午才正常开展。
在费用方面,威海的政策体现出了对本地居民的关怀和对海葬推广的支持。具有威海户籍的逝者,海葬是免费的;而外地户籍的逝者,则按每具骨灰 500 元的标准收取成本费 。这一收费标准,既考虑到了运营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更多人选择海葬这种环保的殡葬方式。
办理时所需材料也有明确要求。需携带逝者直系亲属办理人身份证,这是确认办理人身份的关键材料;逝者死亡证明,火化证或骨灰寄存证都可以,用于证明逝者已经火化以及骨灰的存放情况;还有逝者户口本或户籍注销证明,以此确定逝者的户籍信息 。这些材料的准备,是确保海葬办理合法、合规、有序进行的基础。
其他城市的参考与补充

除了上述提到的鞍山、台山、威海等地,其他城市也有各自的海葬办理地点和相关政策 。在山东,青岛、烟台、东营、日照等市也都积极举办海葬活动。
以青岛为例,办理地点位于青岛市重庆南路 178 号青岛市殡仪馆殡仪业务大厅,逝者为本市户口的,无需预约,可直接前往办理,额满为止 。自 2010 年 10 月 1 日起,本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的丧属免收费用,涵盖了行政审批、检验检疫分担、人工装灰、提供可降解盒等多项费用 。烟台的海葬活动由芝罘区殡仪馆承办,报名可通过省民政厅网站 “为民服务栏” 网上预约,或到芝罘区殡仪馆现场报名 ,无论是本地户籍还是外地户籍的逝者都可参加,本地户籍逝者参加仪式的亲属在 4 人以内免费 。东营的海葬活动则由东营市殡仪馆承办,报名方式有电话预约和到户籍所在地县区殡仪馆或东营市殡仪馆直接报名两种 ,逝者生前为东营市常住户籍居民火化后的骨灰,可参加免费撒海服务活动 。日照的海葬活动,报名地点在日照市殡葬管理所(东港区山海路西延伸线 18 公里处路北) ,对撒放日照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的骨灰,给予逝者亲属 1000 元减免补贴,免收 4 名亲属服务费用 。
对于一些内地居民来说,如果所在城市没有海葬服务,也可以关注周边城市的海葬活动信息,通过省市民政部门网站等正规渠道报名参加。了解不同城市的海葬办理地点和政策,能让大家在面对这一选择时,有更全面的信息参考,做出最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