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为何在舟山兴起?

在传统观念里,“入土为安” 是人们对逝者归宿的固有认知 ,土葬延续数千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与情感。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殡葬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愈发紧张,据相关统计,中国每年死亡人口众多,若都采用传统墓葬,土地消耗巨大,像北京的现有公墓用地仅能维持 10 - 15 年的需求。而且,传统殡葬中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习俗,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殡葬的理念应运而生,海葬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接受。海葬不仅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还避免了因墓地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让逝者以一种更为自然、环保的方式回归自然 。从心理层面来说,海洋的广阔无垠也给予人们无尽的遐想,让人们在缅怀逝者时,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和无限可能。
而舟山,这座拥有得天独厚海洋资源的城市,凭借其优越的海域条件,成为了许多人选择海葬的理想之地。舟山海域辽阔,海水清澈,海洋生态环境良好,为海葬提供了天然的优质场所。同时,舟山还拥有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与海葬这种独特的殡葬方式相得益彰,让人们在送别逝者时,更能感受到一种与大海融为一体的宁静与释怀 。

舟山有哪些海葬地点?

莲花洋:经典海葬区域

莲花洋,这片位于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的海域,自 2010 年普陀区殡仪服务中心正式向外提供海葬服务起 ,就成为了众多逝者的最终归宿。这里海水清澈,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每一滴海水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洋流稳定,能让骨灰随着海水自然地扩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自然 。
每年都有许多海葬船从墩头码头缓缓起航,船上播放着庄重的哀乐,家属们身着素服,神情悲痛而又庄重。他们手捧着逝者的骨灰,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当船行驶到莲花洋的指定海域,在司仪的引导下,家属们依次将骨灰与花瓣一同洒入大海。海风轻轻吹过,将花瓣和骨灰带向远方,仿佛是逝者的灵魂在大海中得到了自由与安宁 。
许多选择莲花洋海葬的家属表示,这里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它靠近佛教圣地普陀山,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让人感觉逝者能得到更多的庇佑 。比如,2024 年 7 月,一位来自杭州的李女士,将她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莲花洋。李女士说:“我母亲生前就信佛,多次来普陀山祈福,她一直向往大海,选择在这里海葬,我想她一定很欣慰。”

定北线海域:宁静的归宿

定北线附近的海域,是舟山另一个重要的海葬地点。这里远离繁忙的港口和航道,少了船只的喧嚣,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海洋生态环境良好,海水湛蓝,周边的海岛植被茂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定海区海葬纪念碑就位于定北线,为逝者家属提供了一个缅怀和祭奠的场所。每年清明、中元节等传统祭祀节日,都会有许多家属来到纪念碑前,献上鲜花、祭品,寄托对逝者的思念之情。碑上刻着每一位海葬逝者的名字,虽然他们已回归大海,但他们的名字和故事,在这里被铭记 。
海葬仪式在这里进行时,由于海况相对平稳,受风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整个过程更加顺利和庄重。家属们可以在平静的氛围中,与逝者做最后的告别。比如 2023 年 10 月,王先生一家将他父亲的骨灰撒在了定北线海域。王先生回忆道:“当时海面上风平浪静,阳光洒在海面上,特别温暖。我们在纪念碑前默哀后,就乘船出海。整个海葬过程很顺利,感觉父亲走得很安详。”

小众但优质的离岸小岛海域

舟山还有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适合海葬的离岸小岛附近海域。这些地方海水深度适宜,既不会过浅导致骨灰无法充分扩散,也不会过深给海葬仪式带来困难 。海洋生物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让逝者的骨灰能更好地融入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远离陆地的环境,为海葬仪式增添了一份庄严和神秘的氛围。当船只驶向这些小岛海域,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天空与大海相连,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伟大。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逝者,家属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渺小与珍贵,也能更坦然地接受逝者回归自然的事实 。
虽然这些海域相对小众,但它们的独特魅力正逐渐被人们发现。比如东极岛附近的海域,就有不少游客被其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氛围所吸引,选择在这里为亲人举行海葬仪式。一位来自上海的赵先生在 2024 年 5 月,将他爷爷的骨灰撒在了东极岛海域。他说:“爷爷生前喜欢旅行,尤其向往大海。东极岛的这片海,有着独特的美,我们觉得这里是爷爷最好的归宿。”

办理舟山绿色海葬,需要哪些手续?

准备材料

办理海葬,首先要准备好一系列材料。逝者直系亲属办理人的身份证是必不可少的,它就像一把 “钥匙”,确认了办理人的身份,保障整个海葬手续办理的合法性。比如在舟山,工作人员会通过身份证核实办理人与逝者的亲属关系,避免出现冒名办理等情况 。
逝者的死亡证明同样关键,火化证或者骨灰寄存证都可以作为死亡证明。它是逝者死亡事实的有力证明,也是骨灰合法来源的依据。只有凭借有效的死亡证明,相关部门才能确认逝者已离世,进而开展后续的海葬手续 。
逝者的户口本或户籍注销证明也不可或缺,它能明确逝者的户籍等相关信息。以舟山当地的海葬办理为例,通过户口本或户籍注销证明,工作人员可以了解逝者的籍贯、家庭住址等信息,方便后续登记和管理 。

预约登记

准备好材料后,就可以进行预约登记了。家属可以先通过电话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相关殡葬服务机构,像是舟山市普陀区殡仪服务中心,了解海葬的具体安排和可预约时间等信息。电话沟通时,工作人员会详细告知家属海葬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近期的海葬活动安排 。
除了电话咨询,部分城市还支持线上预约,舟山或许也会有类似的便捷方式。家属可以通过当地政务服务平台或殡葬服务机构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渠道进行预约。在预约时,家属需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内容涵盖逝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办理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与逝者关系等;还有海葬的意愿表达,明确家属选择海葬的意愿和期望 。

资格审核

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对家属提交的材料和申请进行审核。这一过程就像一场严格的 “考试”,主要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家属是否符合海葬的相关要求。比如,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身份证、死亡证明、户口本等材料的真伪,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
户籍也是审核的重点之一,有些地区的集体海葬可能只面向本地户籍的逝者,所以家属的户籍情况需要重点确认。若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家属补充完善,这也会延长审核时间 。
一旦家属符合条件,相关部门会及时通知家属海葬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后续需要注意的事项。通知方式可能是电话、短信或者邮件,确保家属能第一时间知晓 。

海葬前正式手续

在海葬仪式举行前,家属还需前往指定地点办理正式的手续。这其中可能包括签订海葬协议,协议明确了海葬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海葬服务的内容,是否包含船只接送、仪式主持等;费用方面,若是收费项目,会明确具体的金额和支付方式;还有对骨灰处理的方式,是直接撒入大海,还是装入可降解骨灰盒沉入海底等 。
同时,家属可能需要将骨灰提前交至指定地点统一保管。工作人员会对收到的骨灰进行编号等处理,确保每一份骨灰都能准确无误地进行海葬,避免混淆 。

海葬当日流程

海葬当天,家属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凭相关登记凭证签到、领取胸牌。这就像参加一场特殊的活动,胸牌上可能会标注家属的姓名、与逝者关系以及海葬船只的编号等信息 。
随后,家属参加集体告别仪式。仪式现场可能会布置得庄严肃穆,播放着舒缓的哀乐,工作人员会引导家属进行默哀、上香等环节,让家属有一个正式的场合向逝者表达最后的敬意 。
告别仪式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家属有序登船前往指定的海葬海域。船只行驶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再次向家属强调海葬的注意事项。到达海葬海域后,家属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方式,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有的家属会将骨灰与花瓣混合,让它们随着海风和海浪飘向远方,寓意着逝者的灵魂在大海中得到安息 。

舟山绿色海葬,有哪些政策支持?

在政策层面,舟山对海葬给予了大力支持。以嵊泗县为例,选择海葬的奖补标准已提升至 8000 元 ,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也体现了政府对海葬这种生态葬法的鼓励。从 2010 年起,舟山市启动海葬服务工作,截至 2022 年底,共举行 525 次海葬共祭仪式,送别了来自舟山本地及省内外等地 1450 位逝者 ,选择海葬的人数逐年增加。
为大力推进不占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葬法,舟山各县(区)政府部门持续提高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标准。除了嵊泗县的高额奖补,定海区对选择骨灰堂(廊、塔、墙等)安葬的每例由原先奖励 500 元提高为 1000 元;对不保留骨灰的树(草坪、花坛)葬每例由原 2000 元提高为 3000 元 。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表明了政府推进节地生态葬法的决心,也为居民选择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海葬对环境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环保层面

从环保角度来看,海葬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传统墓葬对土地的占用问题愈发突出。据统计,一座普通的公墓,每埋葬一位逝者,就会占用数平方米的土地 。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珍贵。海葬则完美避开了这一问题,它无需占用陆地土地,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让大海成为最后的归宿 。
传统殡葬方式中,使用的棺木、石材等材料,不仅消耗大量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墓地的维护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与之相比,海葬的过程相对简单,不会产生这些额外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从生态角度讲,骨灰在海水中会自然分解,其中的矿物质等成分能够逐渐融入海洋生态系统,成为海洋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就像在一些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贝类等生物会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促进自身的生长和繁衍。骨灰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做出了贡献 。

社会层面

海葬在社会层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破除传统殡葬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入土为安” 的观念深入人心,传统墓葬方式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命归宿的认知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逐渐成为一种束缚。海葬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让人们认识到,逝者的安息并非只有入土这一种方式 。
海葬能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传统墓葬,从购买墓地、建造墓碑,到后续的墓地维护,费用不菲。以北京为例,一些较好地段的墓地价格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而海葬,除了少量的办理手续费用和海葬仪式费用外,几乎没有其他额外支出。这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无疑减轻了经济压力 。
从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海葬体现了一种更加文明、环保的殡葬理念,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葬,也反映出社会对环保、资源节约等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海葬也丰富了殡葬文化的内涵,促进了殡葬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让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和思考 。

总结与展望

舟山的绿色海葬,以莲花洋、定北线海域等为主要地点,为逝者提供了回归自然的宁静归宿 。办理手续虽有一定流程,但每一步都饱含着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家属意愿的满足。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海葬不仅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还在社会层面推动了观念的更新,减轻了家属负担,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殡葬观念的持续转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海葬。未来,舟山也将不断优化海葬服务,完善海葬地点的规划和管理,让这一绿色殡葬方式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家庭提供一个既环保又充满温情的选择 。